中國時報【文╱黃繡鳳】
油電雙漲帶動通膨隱憂,口袋有閒錢的隱富目前仍鎖定精華區商圈店面下手,達到收租、保值、增值的多贏策略。特別是在九大工業區核心的靜宜商圈,近來又有中港BRT藍線動工的利多加持,更是置產型客戶投資首選。
台中市第一條中港BRT藍線規畫案,計20站,從台鐵台中站經科博館、新光三越、台中榮總到靜宜大學。該案可行性評估已於去年八月完成,去年年底並獲議會審查通過,進入細部設計階段,預定在今年動工,民國102年底即可完工通車,屆時將成為全國第一輛雙節公車在BRT藍線運行。
在重大建設加持下,且位於中科、精密、鴻海、台中、航太、關連、中港、台中港和文山九大工業區核心地帶,再加上靜宜、弘光和東海大學城支撐,原本商圈蓬勃發展的靜宜商圈,身價更與日俱增,不但大量吸引建商前進投資個案,透天學套和店面產品更是搶購一空。
李國華認為,環顧目前台中市繁榮商圈皆依附在大學院校旁邊,包括台中科技大學、台中一中的一中商圈,逢甲大學旁的逢甲商圈,東海大學旁的東海商圈,其因為學生係外食人口,創造出龐大的消費需求所致。學生商圈的發展潛力驚人,已成為投資不動產的不敗王牌,特別是商圈往西移的台中市,近來在中科台積電、鴻海加碼投資後,房價節節高漲,新移民人口暴增,人潮即為錢潮,未來發展不容小覷。
掛上台中港路 象徵頂尖地位
工商時報【王妙琴】
台中市的台中港路優勢多,又是進入台中市區的門戶道路,許多知名企業、建設公司、5星級飯店、百貨金融業與醫院等龍頭公司,都在台中港路兩側設置企業總部、商務中心或置產,掛上「台中港路」的門牌,正是其頂尖地位的象徵。
鄉林副總方偉民說,每個城市都有一條主軸大道,在台中市,這條主軸大道就是各家百貨公司、金融機構以及各大國際企業積極搶進的台中港路。而台中市的繁榮發展就是以台中港路為軸心,銜接台中火車站起算的中正路,與通往台中港區的中棲路,也就是所謂的「台灣大道」。
從台中大肚山往東俯瞰,在新市政中心進駐台中港路後,更加確立中港路對於台中的門戶地位,以市政府為軸心的CBD特區(Center Business District)成形,從朝馬進入台中港路,往右連結大都會歌劇院、市議會、台中精密機械園區與高鐵站,往左則直達逢甲商圈、水湳經貿園區與中科園區,更加提升台中港路的整體價值。
這條牽動台中經濟脈動的主軸線道路,更串連起十個「經濟商圈中心」,包括站前商圈,繼光電子商圈,中華路商圈,SOGO商圈,精明商圈,中港新光商圈及逢甲商圈,東海商圈,靜宜弘光商圈,港區商圈等,各有特色又彼此有著中港路動線的連結。
房仲業者分析,台中掌握許多優勢,包括ECFA發酵、陸客自由行、合併升格,加上中港路連貫的台中港、清泉崗機場以及高鐵烏日站等海陸空交通網。
另據調查,在台中每100戶就有近20戶是中小企業主,這個驚人數字背後更顯示台中房市未來黃金10年的發展動力來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